2024-06-07 57
直接连接两台电脑,可以比其它方法更快传送文件,也能共享网络连接。共享文件和共享网络连接的方法不一样,不同的操作系统也有不同的连接方法。
1.禁用电脑的无线适配器(选择性)。如果其中一台电脑有无线适配器,连接电脑时必须把它关掉,以免引起网络冲突。 点击“开始菜单”,输入,然后按回车键。 右击“无线网络连接”,选择“禁用”(Disable)。
2.用以太网网线连接两台电脑。比较新款的电脑可以用普通网线,网络适配器会自动检测到你正连接两台电脑。旧款的电脑可能需要用交叉线(同一根网线的两端使用不同的线序)。
3.回到要传送文件的电脑。这是在大部分新式电脑设置共享的最简单方法,设置好后两台电脑就能互相分享文件。
4.右击系统托盘的网络连接图标。选择“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”(Open Network and Sharing Center)。
5.点击“未识别的网络”(Unidentified network)旁边的“本地连接”(Local Area Connection),打开两台电脑之间的新连接细节。
6.点击 属性(Properties)。选择“互联网协议第4版”(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),然后点击 属性。
7.选择“使用以下IP地址”(Use the following IP address),就能手动输入IP地址。
8.输入一个IP地址。你现在不需要上网,所以可以随便输入一个IP地址。为了方便解释,将IP地址设置为192.168.1.10。
9.按Tab键,自动设置子网掩码。点击“OK”。
10
来到第2台电脑。就像你对第1台电脑做的那样,打开“网络和共享中心”。
11
点击“未识别的网络”(Unidentified network)旁边的“本地连接”(Local Area Connection),打开两台电脑之间的新连接细节。
12
点击 属性(Properties)。选择“互联网协议第4版”(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),然后点击 属性。
13
选择“使用以下IP地址”(Use the following IP address),就能在第2台电脑手动输入IP地址。
14
输入和上面相同的IP地址,但换掉最后一个号码。既然第1台电脑用了192.168.1.10,第2台就输入192.168.1.11。
15
按Tab键,自动设置子网掩码。点击“OK”。两台电脑现在就在它们之间的私人网络上运行。
16
返回要传送文件的电脑。找出你想和第2台电脑分享的硬盘、文件或文件夹。
17
右击你要分享的对象,选择“属性”。点击 共享(Sharing)选项卡。
18
点击 高级共享(Advanced Sharing),勾选“共享此文件”(Share this folder)的方格。
19
点击 权限(Permission)按钮,勾选“完全控制”(Full Control)旁边的“允许”方格。这样第2台电脑就能读取和写入共享的文件。点击“应用”(Apply)。
20
回到共享对象的“属性”窗口,选择 安全选项卡。确认用户名单中有“每个人”(Everyone)。如果没有,点击 添加(Add)按钮,根据提示添加“每个人”。
21
点击你要共享文件夹的电脑上的“开始菜单”,也就是第2台电脑。
22
输入,然后按回车键。用我们上面输入的IP地址,也就是\\192.168.1.10。
23
浏览共享的文件。你现在可以看到和第1台电脑共享的所有文件夹。如果权限设置正确,就能在这些共享文件夹里,复制、删除和添加文件。
1.打开Windows电脑的“控制面板”(Control Panel)。最简单的连接方法就是启用“访客帐户”(Guest account)。
2.点击“用户帐户”(User Accounts),选择“管理其它帐户”(Manage another account)。这样就可以在电脑添加访客帐户,传送完文件后,可以删掉它。
3.点击“访客帐户”,然后选择 打开(Turn On),启用访客帐户。
4.回到控制面板,选择“网络和共享中心”。你还需要做一项修改,才能连接电脑。
5.点击“更改高级共享设置”(Change advanced sharing settings)。向下滚动,选择“关闭受密码保护的共享”(Turn off password protected sharing)。
6.用以太网网线连接2台电脑。几乎所有新式电脑都能用普通以太网网线。如果连接不到,可能需要改用交叉线。
7.点击Windows电脑的开始菜单。输入,然后按回车键。
8.双击“本地连接”(Local Area Connection),就能为2台电脑之间的新连接更改设置。
9.点击 详细信息(Details)按钮,记下自动配置的IPv4地址(Autoconfiguration IPv4 Address)。
10
找出你要和Mac电脑共享的硬盘、文件或文件夹。如果你想共享所有资料,选择你要分享的硬盘。
11
右击你要共享的对象。选择“共享”(Share with),然后点击“特定的人”(Specific people)。
12
输入“访客”(Guest),然后点击 添加。如果你输入英文,记得Guest的G要大写。
13
在”访客”条目旁边的“权限级别”(Permission level)一栏点击”读取”(Read)。选择“读写”(Read/Write)。
14
点击 共享。然后选择 下一步(Next)分享文件。
15
打开Mac电脑的Finder窗口。按 Cmd和 K键,打开“连接服务器”(Connect to Server)窗口。
16
输入。使用你在步骤9记下的IP地址。点击 连接(Connect)。
17
用“访客”(Guest)帐户登录。点击 连接(Connect),连接2台电脑。
18
选择共享的文件夹,点击 OK。可能有1个或多个文件夹(取决于你从Windows电脑分享的东西)。
19
浏览共享的文件。2台电脑连接后,你可以用在Windows电脑设置的共享文件夹,互相传送文件。你可以用Mac电脑将这个文件夹的文件拉出来,或是从Mac添加文件,之后在Windows电脑浏览它们。
1.购买Thunderbolt连接线。想连接2台Mac电脑共享文件?Thunderbolt是最快及最简单的方法。几乎所有新式Mac电脑都支持Thunderbolt连接。
2.关闭你要存取文件的电脑。Thunderbolt连接会将第2台Mac电脑变成外接硬盘,所以你不需要启动它的操作系统。
3.用Thunderbolt连接线连接2台Mac电脑。Thunderbolt只有一种连接方式。
4.按住 T键不放,启动第2台Mac电脑,让它进入“目标磁盘”(Target Disk)模式。
5.等待荧幕上出现Thunderbolt图标。它会在几秒后出现。现在,你可以放开 T键了。
6.进入第1台Mac电脑的硬盘。第2台Mac的硬盘会变成第1台Mac的外接硬盘。你可以打开它,随意存取及传送文件。Thunderbolt拥有超快速的连接速度,文件传送非常快。
1.用以太网网线连接2台电脑。比较新款的电脑都可以用普通网线,网络适配器会自动检测到你正连接两台电脑。旧款的电脑可能需要用交叉线(同一根网线的两端使用不同的线序)。 不管电脑使用什么操作系统,只要能透过以太网连接其它电脑,就能和它们共享网络连接。
2.点击能上网的Windows电脑的“开始菜单”。输入,然后按回车键。
3.右击上网用的网络连接。选择“属性”(Properties)。
4.点击“共享”(Sharing)选项卡,分享网络连接。
5.勾选“允许其他用户连接到这台电脑的网络”(Allow other network users to connect through this computer's Internet connection)方格。点击 OK。
6.在第2台电脑上网。在第1台电脑激活网络共享后,第2台电脑应该可以立刻上网。
1.用以太网网线连接2台电脑。比较新款的电脑都可以用普通网线,网络适配器会自动检测到你正连接两台电脑。旧款的电脑可能需要用交叉线(同一根网线的两端使用不同的线序)。 不管电脑使用什么操作系统,只要能透过以太网连接其它电脑,就能和它们共享网络连接。
2.点击能上网的Mac电脑的苹果菜单,选择“系统偏好设置”(System Preferences)。从菜单中选择“共享”(Sharing)。
3.点击左侧框中的“网络共享”(Internet Sharing)选项。先别勾选方格。
4.从下拉菜单中,选择Mac电脑的网络连接。如果你用了以太网连接2台电脑,那就共享无线网络连接。 旧款的Mac电脑会显示“Airport”,而不是“Wi-Fi”。
5.在“电脑连接方式”(To computers using)列表中,选择“以太网”(Ethernet),这样就能透过以太网,和任何电脑共享网络。
6.勾选“网络共享”(Internet Sharing)的方格。如果跳出提示,那就点击“开始”(Start)。
7.在第2台电脑上网。在第1台电脑激活网络共享后,第2台电脑应该可以立刻上网。 第2台电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获取新的IP地址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pbz008.cn/post/56596.html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http://www.tpbz008.cn/ 为 “电脑技术吧”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,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。
系统使用 2023-04-23
应用技巧 2023-07-01
电脑技术 2023-10-29
应用技巧 2023-11-14
应用技巧 2022-11-20
系统使用 2022-11-15
应用技巧 2023-03-09
系统使用 2022-11-21
系统使用 2022-11-17
应用技巧 2023-03-14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